为深化产教融合、推进数智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,2025年3月24日,药检学院与智信学院联合召开“数智化核心岗位能力图谱与知识图谱建设工作推进会”。会议聚焦医药行业数智化转型需求,围绕智能制造、数据分析、设备运维等新兴岗位能力模型,初步构建了覆盖岗位能力、课程体系与实践支撑的“双图谱”框架。两院负责人、招生就业处和人事处相关负责人、专业带头人近20人参会。
聚焦行业需求,明确数智化岗位能力模型
会议基于前期调研成果,系统梳理了医药行业数智化转型中亟需的复合型岗位能力方向,包括智能制造系统操作、生产数据分析、智能设备运维、数字化管理及质量监管等核心领域。针对不同方向,明确了技术应用、数据分析、跨系统集成等共性能力要求,并围绕行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与实践支撑体系。
构建“能力-课程-认证”三维知识图谱
专业负责人团队提出以岗位核心能力为节点,整合课程资源与职业认证模块,构建灵活适配行业发展的知识图谱框架:
1. 技术素养:融入智能制造、大数据分析、物联网应用等模块,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强化实践能力;
2. 行业素养:结合医药行业规范、跨领域技术融合等内容,增设“医药+智能”交叉学科课程;
3. 职业素养:通过专题培训、技能竞赛等实践形式,培养精益管理、安全合规与终身学习能力。
药检学院副院长孟伟总结强调,本次推进会标志着两院数智化人才培养进入体系化建设阶段。未来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:
1.完善图谱动态更新机制,实时对接行业技术迭代(如AI质检、区块链溯源);
2.开展跨学院师资培训,提升新兴技术领域教学水平;
3.校企联合开设部分课程,通过项目实践与竞赛检验图谱落地成效。
此次会议为医药数智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清晰路径,也为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能。两院将持续深化合作,打造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“数智制药”人才高地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