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引导2025级新生直面成长挑战,锤炼责任担当。10月21日,智信学院团总支品牌活动“小匠有约”第五期在学院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服务中心顺利举行。本期活动以“成长的重量—压力与责任”为主题,特邀制造类专业男生代表参与,“智汇职引”工作室核心成员、团总支书记徐世琳老师参加。
活动在坦诚豪迈的氛围中开始。徐老师以“男子汉的成长意味着什么?”破题,瞬间点燃现场。同学们用“担当”“负重前行”“家族的期望”等词汇,描绘了内心对成长的理解,直观展现了他们初入大学便已感受到的特定身份所带来的重量。
承压而行:男子汉的沉默与坚韧
在“压力面面观”环节,对话深入而具体。同学们坦言,压力不仅来自《电路与电子技术》等课程和密集的实训挑战,更源于一种“男儿当自强”的隐性社会时钟。作为未来的家庭支柱与行业中坚,他们普遍感到在学业成就、未来职业发展及经济独立等方面被寄予了更迫切的期望。 这种“只能成功、不能落后”的自我驱动力,构成了他们独特而沉重的压力源。徐老师指出,认识并接纳这份“重”,是淬炼成熟心态的基石。

重任在肩:从男孩到基层工程师的蜕变
活动核心聚焦于“责任担当”的升华。讨论明确指出,对于制造类专业的男生而言,责任具有双重内涵:一是对个人和家庭的小家之责,需以过硬技术安身立命,不负亲恩;二是对行业与国家的大家之责,未来将以“工业脊梁”的身份,投身于智能制造强国的事业中。这份双重重担,要求他们必须更快地完成从青涩男孩到有技术、有担当的基层工程师的蜕变。
淬火成钢:锻造扛起重量的铁臂膀
为将压力转化为淬炼的炉火,活动提供了坚实的“赋能与支撑”。通过分享与讨论,同学们共同锤炼了诸如高效时间管理、主动学业求助和积极心理调适等应对策略。徐老师勉励在场同学:“真正的男子气概,不在于没有疲惫与迷茫,而在于敢于承认压力,并善于运用智慧与韧劲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动能。 学会构建支持网络,懂得在集体中协同奋进,同样是强大内心的体现。”

本次活动在充满力量感的氛围中圆满落幕。此次“小匠有约”不仅是一次压力的释放,更是一次责任的启蒙与力量的凝聚。同学们必将以更昂扬的斗志和更坚实的臂膀,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,书写属于新时代工科男生的新篇章。
